日前,成都东部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以下简称“挂一管三”)方针,将一次挂号的有用期从24小时延伸至72小时。患者若因查验、查看等原因当日无法完结医治或获取陈述的,可在三天内到原科室复诊,无须再次挂号缴费。
周边居民就医体会怎么?正式实施后“挂一管三”服务有什么不同?一同去看看。
“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复诊不必挂号很便当”
成都东部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坐落贾家大街健康路74号,是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急救、防备保健、恢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归纳医院。
1月13日9点,医院门诊部各临床科室门前,现已有患者坐在长椅上等候。
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内,前来就诊的人们正在排队挂号、缴费。东部新区供图
家住贾家大街城北社区的邓大爷前一天刚来挂号看胃病。“昨日吃了早饭,没做到胃镜查看,医师叫我今日再过来做查看。”由于“挂一管三”的方针,邓大爷直接来到中医内科三诊室门前,找到医师袁国清开查看单。
“患者来治病,查看陈述没拿到,药都还没开,就不能算完结治病这个流程,咱们就不能让患者多花一次挂号钱。”袁国清是新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的副主任医师,他说,尤其是像内科这种大多需要做查看的科室,当天拿不到查看成果的状况时有发生,医师的常规便是让患者第二天直接拿陈述过来,不必专门挂号,“我觉得这是医师应该做到的。”
从约定俗成到明文规定
“挂一管三”复诊人次并无明显增加
“‘挂一管三’这个做法,在咱们医院现已实施很多年了,但这个进程确实是绵长又弯曲的。”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务委员杨军介绍,他在1999年进入医院作业时,便是担任挂号窗口的作业人员。“那时分的挂号单都是手写的,上面没有日期,要完成复诊不挂号是比较困难的。”
新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东部新区供图
直到2004年左右,医院开端进行电子化办理,有了自己的HIS体系(医院信息体系),可以完成体系挂号和电子病历,复诊不挂号开端有了推广根底。
“最开端是医师对患者的口头叮咛,知晓的人多了就渐渐变成我们约定俗成的工作。”杨军说,“有数据可查的时刻,可以追溯到2015年左右,但这个做法其实在更早的时分就开端了。”
2025年1月7日,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实施“挂一管三”方针,初次将这件约定俗成的惠民做法变成了明文规定。
事实上,“新规”对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和周边的居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杨军供给了一组数据:2024年全年,医院超36小时复诊病例为465例,均匀每月在40例左右;近一个多月以来,医院超36小时复诊病例为44例,并没有明显增加。
但更便民的服务却在悄然进行。为了便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就诊,近年来,新区第二人民医院经过将医院内部HIS体系和外部网络连接,对线上预定挂号和线下窗口挂号的患者主动排序,省去患者科室报到的过程,让患者花在排队、报到的时刻更少了。
“挂一管三”“免挂号费”
底层公立医院担起社会职责
公立医院的实质是“公”。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在本身开展进程中,始终将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医院无论是在根本公共卫生服务仍是就医体会提升上,都展现出城市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责和担任。
近年来,除了约定俗成的“挂一管三”做法,新区第二人民医院还在活跃推广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以全科医师为中心,医院组建了家庭医院团队,将贾家大街七类要点人群以及严峻失能人群归入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办理领域,供给预定免挂号、老年人敲门服务、上门送药等医疗服务。
袁国清(左)。东部新区供图
2024年1月,医院慢病办理中心正式建立,将呼吸慢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痛等慢性病归入中心统一办理。经过慢病团队多轮筛查,医院对辖区居民进行慢病了解,已累计对成都东部新区31518人次进行筛查,对8000余名慢病患者进行有用办理,保证慢病患者可以得到早确诊、早医治。
同年3月,新区第二人民医院被正式同意为门诊特别疾病确定组织,成为成都东部新区首家门诊特别疾病确定组织,为辖区内慢病患者供给愈加高效、快捷的一体化医治服务。
作为一家底层公立医院,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敬业与才智会聚起医院高质量开展的强壮合力,用实实在在的举动,为成都东部新区的老百姓谋便当、保健康。(张力夫)